公司新闻 分类
蔬菜销售大王——记君山区广兴洲镇新型职业开云农民周先军发布日期:2023-04-14 浏览次数:

  开云周先军,男,广兴洲镇江陵村人,青铜色的脸、有神的双眸,充满了坚定和果敢。在君山区蔬菜行业是个非常响亮的名字,老百姓和商贩夸他、政府和部门领导赞他,不为别的,就因他的农产品销售做得好。开云一年四季,几乎是每一天他都在为他的父老乡亲这些菜农们服务,帮他们把田间地头的蔬菜等农产品变成货真价实的人民币;他几乎每天都在调车、装车,把蔬菜发往全国及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现在的他,是建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会长,拥有会员200多名,有蔬菜客商400多户,年销售蔬菜10多万吨,为君山蔬菜产业发展和我市“菜篮子”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君山区是被国家认可的全国蔬菜重点产区,广兴洲镇又是“全国蔬菜生产一村一品示范镇”,蔬菜是国家市场放开最早的行业,广兴洲镇从七十年代就开始种植蔬菜,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广兴洲曾是我省的二线蔬菜生产基地,在这期间,蔬菜生产基本上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九十年代中后期后至今,由于各地大力发展蔬菜生产,蔬菜供应总体上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蔬菜价格和经济效益更是具有“大小年现象”。周先军的成长生活过程,几乎伴随着蔬菜生产的成长过程,在他小学、初中、高中的时代正是蔬菜处于供不应求的年代,尽管生产量要比现在小得多,但给他家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他们广兴洲的菜农要比周边的非蔬菜区的农民要富有,经济要活,建的楼房要多,农村小伙连找对象都容易多了,周先军他家里靠种蔬菜生产赚的钱,在八十年代未期就建了三层楼房,他自己家在九十年代中期就住上了镇上的楼房。他们广兴洲人都为蔬菜生产而感到自豪,像周先军这样七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对蔬菜生产有着深厚感情就非常自然了。九十年代开始的打工热潮,都没有撼动他加入到南下打工的大军,广兴洲象他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都选择了继续在本地发展蔬菜生产,尽管后来蔬菜转入买方市场,他还是没有离开他心爱的蔬菜事业,就是这种深厚的蔬菜情结,他一直在守护着他心爱的蔬菜产业。开云

  他91年入伍,93年从部队转业,回到了老家广兴洲江陵村。当时蔬菜行情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他家种的大白菜、包菜、南瓜,三年能有一年赶得上个好价格就不错了,有时还有菜烂在地头,“卖菜难”现象时有发生。每每看到了蔬菜市场低迷,蔬菜烂到地里,菜农们因损失造成的痛苦时,他没有退缩,也没有加入到进城打工的行列,他是特种兵,放弃了很多老板和他战友高薪聘请他到城里去发展的机会,从此就在养育了他的生长着蔬菜的土地上,坚定地传承和发扬光大着了父辈们的蔬菜产业。

  刚开始时,路并不平坦,自己在建新农场承包了1000多亩地,由于市场、技术、管理没跟上,一年算下来亏损了10多万元,损失很大,但从中认真吸取了教训:生产并不难,因为当地自古以来就有这种天然优势,难就难在销路上,打开市场就是关键。他安排好家里的生产后,他开始了对市场的研究,他花了二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到了岳阳、长沙、娄底、衡阳等省内市场,武汉、郑州、重庆等中部市场,重点到了青岛、连云港、福州、深圳等沿海市场,大体了解了各地及老板们的需求情况,并且与一些蔬菜商贩建立了销售联系,漫漫地对自己种的菜销售就有底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每年自己种的1000多亩地就不存在销售问题了,当年还可以帮别人销点菜。

  他真实感受到销售给他带来的好处,越来越觉得销售的重要性,他觉得“以产定销”要倒过来,应该是“以销定产”,市场才是源动力,才是决定因素,他开始偿试着做起了蔬菜代办,他说,代办连着两头,一头是外地商贩,另一头是蔬菜生产基地种菜的农户,代办既要要保障蔬菜产品的质量,还要订一个合理的协议价格,代办要兼顾自己、商贩和菜农的利益,做起来才知道中间有很多学问。开始做的时候,写个协议合同的都有问题,装菜的人工管理也不精,他说最难的还是信誉这一块了,开云这一块对他而言是最看重的,买菜就象买期货一样,商贩先交定金,然后由他这个代办去签协议合同,付定金,蔬菜产品到了上市的时候再负责收菜送菜。一般年份,订购价格与上市价格基本相符,大家都相安无事,但特殊年份,若碰到了协议合同价格与市场价格相差大远,往往问题就来了,开云若市场价格远高于协议价格,有的个别菜农就不同意按合同价格执行了,开云这时他这个代办就不好做了,稍微没处理好,就会落个吃里扒外和不守信誉的骂名,若市场价格不好,远低于协议价格,老百姓这一块是不能少一分的,但也有个别不守信用的商贩会一走了之,老百姓这一块的钱他这个中间代办还得自己出,这样的坏情况他碰到几次了,他替商贩赔老百姓的钱加起来有60多万元,因市场行情好帮助老百姓从合同价格外补偿的资金100多万元。在没有大起大落的情况下他是坚决按协议合同执行的。在蔬菜销售上可以说要做到这种平衡非常难,但他做到了,得到了老百姓的品牌,商贩们的信誉,为他的蔬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有很多人羡慕他,他成了市、区领导的座上宾,在君山区召开第二届蔬菜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市政协主席说“一个乡镇有几个这样的销售带头人,农产品就不愁销路啦”。君山区长开玩笑说“若选乡镇长的话,周先军能选上,因为他在老百姓的口碑太好”; 他现在每年有一半以上的天数都有上万元到几万元的钱进入他的账户;他已是一个合作社的会长,有近200人的装菜队伍围着他,一年一个人就要组织销售4万多吨菜,他的合作社成员加起来要销10多万吨,比他所在区的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李记、国泰加起来收的还要多;他有很多蔬菜行业的好朋友想帮他,他已与他福建漳州搞外销蔬菜的林总、蔡总合作,已初步定在君山区绿色食品工业园建冷库和加工厂,区长已答应给他们二栋标准厂房;他每天要接好几百个电话,其中主要是老百姓找他销菜的,外地客户要他订菜的,要他到火车站、飞机场接的,还有物流老板找他发车的;他家也成了个小旅馆,每天都有商贩们在他家吃住。一句话,他大忙,原来忙的结果就是有人羡慕。

  有人给他总结了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一是老百姓认可,常有老百姓送土鸡蛋、土鸡、买烟等东西给他,他不受,但他觉得是最大的奖励,因为他帮广大菜农解决了销售这个后顾之忧,每年还为当地老百姓发600万元的运菜装菜的小工工资,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老百姓生产的菜也优先卖给他,他知道没有基地菜农的支持也没有他的今天,他不能忘这个本;二是客商认可,他每年都要接待上1000人的外地客商,有山东、福建、广东、江苏等沿海搞外销蔬菜的,也有很多内地各大市场的客商,家中常是宾朋满座,这些人是他的客人,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但商人们更看重的是他的诚信,比如就说今年吧,他帮外地客商包的菜,合同订购菜价每斤2-3角,结果出售时涨到了每斤1元多,他坚持按合同办事,坚决维护信誉,有几个老板一季菜就兼了一百多万元,他仅得代办费,老板被感动,也非常感谢他,一次性给他几万元辛苦费他都不受;三是社会认可,他的合作社成功申报了国家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得到了农开、国土、小农水,省级蔬菜特色产业园等项目的支持,现在区政府承诺给他合作社二栋标准厂房,并免5年的租金,用于冷链加工建设。

  他个人也被评为区镇两级“经济十大能人”,多次受到省、市、区领导的关注,他销售蔬菜的典型事迹也常见于省市报端,为蔬菜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蔬菜行业,特别是蔬菜销售经营管理的顶级带头人,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蔬菜销售冠军,一个靠销售带领老百姓发家致富的先锋。